定窑白瓷的恢复及其工艺特色
 

定窑为我国古代名窑之一,系指以河北曲阳为中心之作坊所生产的瓷器。定窑始烧于唐代,经唐五代的发展,到北宋时形成自身独特的制瓷工艺风格。北宋亡后,金代持续生产,至元代衰败。

其后众多窑场竞相仿制,自元代开始,便有土定、粉定、新定之说,到明、清两代也未曾停止,但真正神形兼备之仿品少见。1972年,中日恢复邦交,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,在和周总理的会谈中提及定窑。自此定窑的恢复才展开了艰辛的历程,虽几经波折,但已逐渐步入正轨。

古代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,颠峰时期的白瓷原料已趋于稳定,加工精细,胎薄而规整,胎色白度高。釉面为白色者称为白定,釉汁莹润,白中泛黄,常有泪痕,系金属物质在高温中浸润流动的凝聚体。但也有其他釉色如黑定、紫定及绿定等。

恢复中的定窑白瓷,原料都来自当地,原始性强,硬挺而不柔软,所以其器形概括大气,薄而无细节,一次抽坯成形,少衔接,故大件作品少。其烧成温度约1300度。釉料配方中有一种黄土,俗称套土,产于当地的套里村。这种土的配比越大,色度越重,为定窑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原料。由于采用纯手工制作,因而在成品中仍能见到制程中手工痕迹如铁点、刀线纹、竹丝刷痕、落刀点、手掐纹以及泪痕等。

瓷胎装饰是古代定窑一大特色,早期作品以刻花及划花为主,画面简洁、刀法娴熟,线条挺拔有力,而晚期多以印花装饰。新的定瓷一部份承袭了原有之装饰特征,亦有创新。

定瓷刻花装饰使用的是外斜刀法,原则是线外施刀,以线托形,横刀直落,立刀横行,一挥而就,宁错不复的写意刀法。

外斜刀法系从瓷坯上所要刻绘图形边缘浅浅切入,一边深、一边浅,深面托出图形轮廓,浅面和器壁融合。施釉烧成后,深刻面积釉厚,颜色较深,浅面积釉薄,颜色较亮,而产生色差感,仿彿素描中深浅色调的效果,只是刻绘的图案更富有立体感,更生动活泼。单线刀,双线刀和组线刀三种简单的刀具,运用自如,便可将刻花图案纹饰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定瓷刀法源于书法,两者异曲同工,意在刀中,灵活神逸,一挥即至,不复雕琢。其最高追求为意境而非具象。以手刻莲花纹中的萱草纹饰为例,萱草纹翻转360度的图象,刀具是无法在器壁上产生如此紧凑的回旋,于是利用四刀或六刀瞬时刻出,形体虽断,意境仍可贯穿其中。

另一类刀法,刻工严谨,深浅搭配错落有致,表现手法和刻花大同小异,只是要求规整,因此称之为工笔类刀法,其中包括:雕花、剔花和划花。它们在定瓷装饰法上也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
还有一种印花装饰工艺则需要先制作印模,再将瓷坯覆盖其上,用拍印压出图案纹饰,古书记载“定窑印花工艺精绝,无窑出其右”,足见定瓷印花在中国陶瓷史上的特殊地位。

跳刀工艺也是陶瓷装饰上最古老的刀法之一。这种刀法要求在高速运转的瓷坯上雕成,不凭肉眼,只靠感觉。跳刀工艺的产生应属偶然,因为古时候的拉坯机全由木头制成,无法精密无差,在不同心圆的转动中,器物会振动,刀具接触坯体时会被弹起,若紧按刀具便会产生连续的弹跳,在瓷坯上刻出细致规律的刀纹,极具装饰效果。现代的拉坯机多为钢材制成,制造精密,所以施行跳刀工艺时,必须让器物的中心刻意地和拉坯机的中心偏离,才能产生振动。再以不同手法、不同工具和不同方向的跳刻制作各种纹饰,或点或线、或正或斜,使刻纹乱中有序、动感十足且层次分明。这也不失为一种经典刀法。

(河北省曲阳定瓷公司白耀亮先生供稿,本网站编辑部组稿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【 返回 】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