染色
粉彩的染色分两种:
一.用油染色:染色一般都在玻璃白上进行。首先用嫩油在玻璃白上涂一遍,使其饱吸一层油;以后用洗染笔蘸色料,敷于画面深色部分;再用洗染笔蘸油,由深到淡逐渐洗染,分出明暗转折关系。

二.用水染色:用水染色一般采用国画的点染法,即用羊毫笔先蘸水,然后以笔尖蘸色,在玻璃白上点染。此种方法多用于花朵染色,有时也用于人物衣服的点染,常常是在玻璃白上薄薄的平涂一层颜色。普通粉彩则有用色笔和水笔相互交替洗染的。

彩烧
在瓷器上进行彩绘后,再置于彩炉中进行低温烘烤,谓之“彩烧”。瓷器颜料特别是粉彩颜料对彩烧工艺要求甚严,彩烧是否得当对彩瓷的呈色和质量有极大的影响。因此,在彩烧时必须选择最佳的温度范围,如粉彩的彩烧一般应在780—800°C之间;其次要选择适当的窑炉,采用适当的装炉方法;同时还要选择适当的升温速度并准确地控制烘烧时间。
苏麻离青
“苏麻离青”又叫“苏泥勃青”,是一种进口的青花彩料。元代与明初的青花,大多是使用这种青料。其特点是发色凝重幽艳,光彩焕发,色性安定。由于料中含有铁质和其它杂质,所以常出现深浅不同的色泽:浓处色如靛,并有似铁锈的瘢点;浅处为天蓝色。有靛色和铁锈瘢的地方都微凹不平,锈瘢浓处深入胎骨并有浅淡的锡光色。用它来绘制线条或人物的眉目脸形是不适宜的,但用来绘大小花朵,梗叶之类,则具特色,烧成后深浅相映,枝叶纷披,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。但由于是舶来品,价格昂贵,供应亦不稳定,所以从明成化开始,就逐渐被回青和国产青料所代替。
红彩
釉上红彩有矾红和金红两大类。矾红创于宋,它的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,故又称为铁红。历代古瓷上的釉上红彩多属矾红。金红则是从外国传入的,始见于清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瓷。
矾红
矾红为我国制瓷工业中的传统红彩。由于它是以青矾为原料,经煅烧、漂洗而制成,故名“矾红”;又因为这种彩料的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,所以又叫“铁红”。

矾红在使用时需配入适量的铅粉和胶。其色调则与精细度有关,越细越鲜艳;同时也与烘烧的温度和时间有关,如能适当地掌握温度和时间,就可得到鲜艳的红色,否则即闪黄。矾红除用作红彩外,有时还作为调色之用,如在五彩的古苦绿和古黄中,就要加入1%左右的矾料。
金红
清康熙二十年,一种用金作主要着色剂的红彩从西洋传入景德镇,这就是“金红”。由于它是从国外输入的,故又名“洋彩”。金红主要使用于珐琅彩。从外观上,它与铜红、铁红迥然不同,而与胭脂的红色相近,所以也叫“胭脂红”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