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花
青花为釉下彩的一种,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作原料,在瓷器胎体上直接描绘后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焰烧成。青花的特点是:只使用一种颜色,一次高温烧成,工序较为简便,因此在瓷器装饰上应用广泛。

釉里红
我国古老的釉下彩有青、红两大类型,青花是青色的釉下彩,釉里红则是红色的釉下彩,这种色料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与青花同时使用。因为它是描绘在釉下的,故称“釉里红”。釉里红系以氧化铜为着色剂,在1200°C左右的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。由于铜对窑室中气氛要求严格,所以烧成难度大,产量低。因为铜在高温下易挥发,所以元代釉里红只有一个较浓的色阶,纹饰线条也常见晕散;而且往往因发色不好而偏黑,呈纯正红色的很少。
斗彩
斗彩创烧于明成化时期,是釉下彩(青花)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。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青花部分,罩上透明釉,入窑焙烧;烧成后,再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,复又入烘炉中烘烤,即成斗彩。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。有的图案,基本上都用青花表现,釉上彩只是略加点缀而已。由于釉上釉下,争美斗艳,给人以丰富的热烈、鲜明清新之感,有很好的艺术效果。
古彩
古彩也叫“硬彩”,它是用单线平涂的方法,即用各种简练而刚劲的线条勾成纹饰轮廓,然后在线框内不分阴阳地平涂颜色,因而色彩鲜明、对比强烈。

古彩所用的色料,一般以铜、铁、锡、锰、钴等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,以铅粉与石英粉合成的硅酸铅玻璃为主要熔剂。烘烧后具有透明感,而且坚硬耐磨,色彩经久不变;特别是矾红彩料,使用年代愈长,则愈红亮可爱。但古彩色料种类少,故色调变化不够多,在艺术表现上有一定局限性。古彩最初只有黄、绿、紫三种色料,称为三彩;后来色彩扩大为黄、绿、蓝、红、紫五种,称为五彩。
三彩
三彩为古彩的品种之一。它以黄、绿、紫为主,但并不一定限于这三种颜色。因色彩中没有红色,所以又叫“素三彩”。烧制三彩瓷需先以高温烧成没有釉的素瓷,再浇以作底色的釉,并以彩料绘制文饰图饰,然后再一次低温烧成。也有先在胎上刻绘图案,烧成素瓷,再施底釉,并刮去应施彩部分的釉,然后按需要将色彩着于素胎上,送入彩炉烘烧。
三彩是明正德年间民窑创烧的,清康熙时有新的发展,并大量烧造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