绞胎瓷
将白、褐两种颜色的瓷土,相间揉和在一起,然后相绞、拉坯,制作成型;于是瓷胎上便出现白褐相间的纹理。由于绞揉的方式不同,纹理变化多端,或如木纹,或如鸟羽,或如行云流水,或如朵朵鲜花。再经施釉焙烧,便是绞胎瓷。
玲珑瓷
玲珑,明彻的意思。玲珑瓷属于镂花的一种。其制作方法是,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,镂刻一个个小米孔,使之两壁洞透,有如扇扇小窗;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,就像窗户糊纸一样;再通体施釉。经过焙烧,镂花处明彻透亮,但不洞不漏。这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,叫做“米花”;在日本则叫“米通”、“萤手”。有些陈设品如龙舟、花瓶之类,镂空处不糊釉浆,也叫玲珑。
镶嵌瓷
一种用于镶嵌桌几床柜以作装饰的瓷器,亦称瓷片。
薄胎瓷
薄胎瓷,指一种轻巧秀丽、薄如蛋壳的细白瓷。通常又称脱胎瓷,是形容它薄到几乎没有胎的程度。

薄胎瓷的制作要求极高,特别是修坯,最艰难也最紧要。胎体成型后,待器内挂釉干涸 ,即刮除未挂釉那面的胎体,刮得几乎只剩一层釉,再在此刮削面上施以釉汁。坯体在利篓上取下装上,反复百次之多,才能将二、三毫米厚的粗坯,修到蛋壳那么薄。在关键时刻,少一刀则嫌厚,多一刀则报废,稍不留神,一个喘息都会导致前功尽弃。因此非技术精湛的制瓷名手,是不敢问津的。烧好后,似乎抽去了胎骨,“脱胎”之名由此而来。
象生瓷
塑造人物、动物、花卉、果品的雕塑瓷,叫做象生瓷。
彩瓷
从广义角度说,彩瓷应包括点彩、釉下彩、釉上彩和斗彩等,但习惯上所说的彩瓷,则是指瓷器釉上加彩而言。

彩瓷首创于北方,后来陆续传到景德镇等南方窑场。景德镇的制瓷工人吸收了北方的工艺技术,并加以综合、改进和提高;在明清两代,他们对釉上彩的配方又进行了重大的改革,并有一系列的创新。同时,白瓷质量的提高,也对彩瓷的兴起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有了细腻洁白的白瓷作底,以红、黄、绿、蓝、黑、紫、金等各种彩色绘制的画面,才能充分显示它诱人的绚美和巨大的吸引力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