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焰窑
陶瓷器在烧成过程中,火焰在窑内和窑身平行流动的窑炉称为平焰窑。龙窑为典型的平焰式窑炉。它升温快,烧成时间短。
半倒焰窑
馒头窑形制之一。将升焰窑的窑顶封闭,在近窑底的墙壁上开孔排烟,并在和火膛相对的后墙加砌竖烟道,使之与排烟口相通。点火后,火焰先自火膛喷至窑顶;但由于窑顶没有出路,于是倒向窑底,流经坯件使之烧热;烟气则由排烟口从竖烟道排出窑外。
倒焰窑
馒头窑形制之一,亦称全倒焰窑。倒焰窑的排烟孔分布在窑底的侧墙上,但在窑底用垫柱和砖块砌了临时吸火孔和烟道,和窑外烟囱相通。

烧窑时,火焰从火膛斜直喷到窑顶,然后全部倒向窑底,流经坯件,由吸火孔进入烟道,借助烟囱抽力,将烟从排烟孔排出窑外。其温度可达1300℃,可以烧还原气氛,北方汝窑、钧窑、耀州窑都是这类窑烧制的名瓷品种。
葫芦形窑
窑炉的形制。窑因其形状而得名。以砖坯或砖砌筑,由窑门、火膛、前室、后室、烟囱等部分组成。券顶,整体平面呈长条束腰状,以束腰处为界,分前后二室。窑床和地面的夹角约4—12°。

葫芦形窑分二室,前室高,后室低。前面有烧火门,后有一独立的烟囱。窑顶两侧各有一投柴孔,先在前门烧火20小时,后在投柴口投柴再烧4小时。它适合烧造氧化钾含量高、釉在高温下粘度大的瓷器。

葫芦形窑由龙窑发展而来。至明末清初,葫芦形窑的后室取消,而演变成蛋形窑。
火膛
陶瓷窑炉的组成部分,亦名燃烧室。
窑门
陶瓷窑炉的组成部分,供窑工进窑摆放坯件和开窑搬运成品使用。
火道
窑炉的组成部分。是指火焰由火膛发起进入窑室所须经过的路径。
窑室
陶瓷窑炉的组成部分,是装烧陶瓷器的空间。
窑床
陶瓷窑炉的组成部分,位于窑室的底部,燃烧时,上面摆放坯件。窑床在建窑时都须经过加工处理,上面往往铺一层细纱,用以提高耐火强度,并有保温隔热作用。
炉栅
窑炉火膛的组成部分,燃料在火膛内燃烧时,炉栅起着通风和滤去炉灰的作用。
储灰坑
窑炉火膛的组成部分,亦称落灰坑,位于炉栅之下,烧窑时,炉灰从炉栅落入坑内。储灰坑不但有暂时存灰的作用,而且是一道通风口,促使炉栅上和火膛内的燃料充分燃烧。
火眼
窑炉的组成部分。烧窑时,火焰由火膛进入火道,经火眼才能进入窑室。
窑眼
窑炉的组成部分,亦称观火孔,位于窑室壁上,或封闭窑门时留出。烧窑时,可从此孔观看窑炉内火色的变化,借以判断窑内的温度和烧成状况。
排烟孔
窑炉的组成部分。一般多设在窑室后壁下部,除了无烟囱的龙窑,皆和烟囱相通。烧窑时,窑室内的烟必须经由排烟孔或经排烟孔进入烟囱排出。
返回